“1921年毛泽东在为长沙人力车工人授课时讲到,将‘工’和‘人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最大的‘天’。也为我们诠释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宗旨要义。”建新煤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苗永新这样解读企业发展宗旨。同样,该公司也是这样践行的。今年,公司强力实施四个举措,引导和促进普通蓝领职工向高技能型职工转变、高技能型职工向工匠型职工提升,以此来主动回答“从蓝领到工匠”如何跨越。
该公司利用互联网,在每周四19:00学习时间为各区队播放CCTV综合频道纪录片《大国工匠》,并且要求宣传部门将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、人民日报等权威资料、媒体关于工匠精神的系列阐释、报道及时传播到各生产性区队,从而成功营造了“精进技艺、岗位成才”的弘扬“工匠精神”的氛围。
该公司加快和拓展职工成才渠道,减少蓝领职工成长成才的时间成本:充分发挥四级培训站、科室、区队、班组、安全网络小组等载体的学习培训功能,提高岗位操作技能。同时,通过岗位练兵、技术比武、技能竞赛、继续教育等方式,以比促学、以赛促练,增强培训的时效性。
为全面实施“从蓝领到工匠”的激励举措,该公司进一步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体系,对通过技能鉴定或取得技师、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职工发放技能津贴,地面技师每月发放津贴150元、井下技师每月发放津贴200元;地面高级技师每月发放津贴200元、井下高级技师每月发放津贴300元,同时对取得技师、高级技师执业资格的职工,除享受岗位技能津贴外,一次性给予技师奖励1000元、高级技师奖励2000元的优待,以此来激励职工精进技艺、钻研业务的热情。
公司厚植工匠文化,通过邀请高技能人才走进“建新大讲堂”传播经验、在矿区开展向高技能人才对标学习、录制高技能人才日常工作流程视频上传到企业内部网络及微信平台、编制高技能人才宣传读本、撰写学习高技能人才心得体会等措施,让工匠文化孕育出更多的恪尽职业操守,崇尚精益求精的高技能人才。
以上几项措施的扎实实施,建新煤化收获了白洪昌、张埃平、秦少华、王凯等在基层一线的急、难、险、重的工作中熟练地解决了各类疑难杂症、赢得大家点赞的工匠型高技能人才,更搅活了“从蓝领到工匠”的技能型人才成长的一池水,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