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白矿工报变革创新提升管理基层单位启动创新模式 建庄矿业实行“卓越团队”绩效管理 公司“双重预防”信息化系统建设座谈会在建新召开 建庄矿业“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管理平台”荣获煤炭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公司象棋队代表陕煤集团参加省全民健身体育大会成功卫冕 阎村镇三李村来矿业公司走访

第一版:变革创新提升管理基层单位启动创新模式 PDF原版PDF原版
上一版
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
关于本报
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 04 月 12 日 星期五   01

变革创新提升管理基层单位启动创新模式

作者:

   建庄矿业实行“卓越团队”绩效管理

    近年来,在全面加快创建“2.0版”新建庄中,该公司以争创“卓越团队”考核管理作为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,逐步构建起企业绩效管理的新模式。该公司改变以往考核局限于安全、生产等几个重点指标的模式,在卓越团队考核中,从党建、安全、生产、日常管理,以及三重一大、班组安全网络管理等各个方面提炼出量化考核指标,采取“月通报、季考核、年总结”的方式,每月通报各职能部室和个人考核得分排名情况,根据考核奖励方案,激励先进,鞭策后进。通过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,对考核目标科学分类,调整平衡各部门考核目标的数量差异,依据各部门担负的具体职责及自身指标完成情况,合理计算绩效,有效提升了机关各部门工作效率。(李红涛)

铁运公司党建项目化管理推行“五个三”工作法

  铁运公司坚持问题导向,把党委主体责任的发挥,党建项目化管理纵深推进作为党建工作的主攻方向,运用“五个三”工作法,倾力打造一项目一品牌,一支部一亮点的党建工作格局。

  “三原则”聚焦主业主责—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原则,坚持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实原则,坚持融入中心,发挥作用原则。始终将生产经营发展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,围绕“11345”工作思路,聚焦“走出去”转型目标,破解体制机制不活、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。

  “三抓手”夯实基层组织——把支部工作条例的执行、党建质量体系的完善、支部一本通的规范作为夯实党建的有力抓手。贯彻《支部工作条例》中规定的党支部工作5个原则、8大基本任务、工作机制等,规范运行《党支部一本通》,增强政治性和战斗性。

  “三联系”树立服务标杆——完善领导层党建联系点制度,领导层面、项目部层面深入党建联系点和党群干部分片包保,分管领导联系制度和党群干部分组包片联系制度。促进各级党组织及负责人履行抓党建主体责任,落实党风廉政建设“一岗双责”。

  “三方法”创新基层党建——将示范带动、新媒体应用、机制+创新作为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手段。运用传统媒介+新媒体,重点建塑1—2个品牌亮点,突出“机制+创新”管理模式,深化在铁路运输专业、准军事化管理、党建管理、安全管理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管理优势,形成富有铁运特色的管理模式。

  “三保障”整治工作作风——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、约谈机制的应用、理论课题研讨作为党建工作落地的最终保障。深化落实党委集体责任、党委书记第一责任、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和职能部室负责人监管落实职责的“四级责任体系”,建立层级责任链,成立党建理论研讨小组,研讨解决制约铁运转型发展关键问题。(王婉妮)

西固煤业强化“四员两长”管理

  西固煤业制定完善了“四员两长”管理规定和考核办法,旨在充分发挥技术员、安检员、瓦检员、质量验收员和班组长、跟班副队长在井下现场的安全作用,夯实井下现场安全管控能力。建立履历档案,“四员两长”须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,技术员具备初级及以上职称;安检员、质量验收员、跟班副队长、班组长在井下工作的年限不得低于5年。建立考核记录台账,定期对上报考核资料进行审查评比。如其所在区队当月发生事故和个人发生严重违章行为的,相关涉及人员考核得分为零,按照规定给予处罚。同时,所在区队总体违章人次超过区队当月控制指标,“四员两长”相关人员每月扣除相应分值,并且在个人违章、出勤、工作表现、行为治理、和岗位描述等方面给予正负分浮动。特别明确,“四员两长”本人违章,则重新审查任职资格,严重的予以撤职和解聘。(杨晓亮)

配售电公司确保电费“颗粒归仓”

  配售电公司“啃下”了一季度电费回收任务的“硬骨头”,货款回收率113.63%。“西固煤业近期资金回笼,白水长虹公司本月10号前结算欠费,凯达木业制定还款计划……”这是电费清欠组成员耿凯旋的工作日志。

  根据用户欠费情况,该公司成立了清欠小组,下达了每月电费回收任务,制定《电费回收考核方案》。按照负荷大小,将欠费用户分为局内大用户、局外大用户和小用户三类,规定各类用户电费收缴比例与期限,针对用户不同信誉级别采取不同的催费方法,并按期执行。在电费催收过程中,供电成员发扬“千方百计、千辛万苦、千言万语”的“三千”精神,小用户电话催费;兄弟单位第一时间将催缴单送上门;电量大户制定还款计划。针对恶意拖欠费用的“钉子户”,不再一味迁就而是拿起法律武器以捍卫权益,防止国有资产流失。(刘娟丽)

编辑:超级管理员
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  缩小  默认